梅毒預防知識要點
- 發布者:
- 北京市中醫醫院
- 最后修訂:
- 2018年12月30日 11:33
- 醫學資訊 1394
梅毒預防知識要點
一、梅毒流行廣泛,在我國傳染病發病數中位居前列,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
梅毒是一種性傳播疾病,在我國流行廣泛,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
近年來,我國梅毒感染人數明顯增加,發病率逐年遞增。目前梅毒報告病例數在我國傳染病報告中位居前列。
夫妻間可通過性生活傳染給對方,影響家庭和睦。
感染梅毒的孕婦可將梅毒傳染給胎兒,引起流產、早產、死產和先天梅毒,嚴重危害下一代健康。
有賣淫嫖娼、多性伴、男男性行為的人群是感染和傳播梅毒和其他性病的高危人群。
感染梅毒后可發生生殖器部位潰瘍,從而更容易感染和傳播艾滋病病毒。
二、梅毒是傳染性很強、危害性很大的一種性傳播疾病。進展到晚期可發生嚴重后果,導致終生殘疾甚至危及生命。
梅毒的傳染性很強,對人體的危害性很大,可引起全身各器官及組織的損害。
梅毒在臨床上可分為隱性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先天梅毒。不同感染時期會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也可以無癥狀,但具有傳染性。
三期梅毒可損害眼、骨骼、心臟和腦等多個器官,造成對健康的嚴重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三、梅毒可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性接觸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未經治療的早期梅毒患者傳染性最大。
母嬰傳播:孕婦感染梅毒可傳給胎兒,未經治療的早期梅毒孕婦傳染性最強。
血液傳播:輸入被梅毒螺旋體污染的血液,或與他人共用被梅毒螺旋體污染的注射器吸毒等情況都有可能感染梅毒。
工作場所與公共場所的一般接觸(如握手、擁抱、共同進餐等)不會被感染梅毒。
四、梅毒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
梅毒的早期癥狀是生殖器部位或其它性接觸部位的皮膚粘膜出現潰瘍或者皮疹,不痛不癢,容易被忽視,若不及時治療,病情仍會繼續發展。
感染梅毒后有許多人沒有癥狀,稱為“隱性梅毒”或“潛伏梅毒”。這種情況仍可對人體有危害,也具有一定的傳染性。
三期梅毒患者皮膚典型表現為結節性梅毒疹和樹膠腫,內臟損害可累及大腦、心血管、骨骼、眼睛等多臟器,嚴重者可致殘或致死。
先天梅毒患兒可出現皮膚黏膜、眼、骨和神經系統的損害。
五、梅毒檢測方便、準確,通過檢測可及時發現梅毒感染。
懷疑感染梅毒后應盡早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梅毒檢測,大多數縣區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都可提供梅毒檢測。
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門診(VCT)、社區藥物維持治療門診(美沙酮替代治療門診)可提供梅毒和艾滋病的免費咨詢和檢測。
接受梅毒檢測的就診者應同時接受艾滋病檢測。
發生了無保護性交、懷疑自己的性伴感染梅毒以及接觸過可疑血液或與他人共用過注射器者,應及時到醫療機構或VCT門診接受梅毒的檢測。
梅毒患者通知配偶或性伴及時到醫院接受檢查和處理,是對自己和他人健康負責的行為。
六、梅毒患者應及時、規范治療,定期復查。
早期梅毒可以治愈,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遵照醫囑完成治療十分重要,自行停藥、隨意增減藥物都會帶來不良后果。
治療后應該隨訪2~3年;第一年每3個月復查一次,以后每半年復查一次,以觀察治療的效果。
梅毒患者應該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診治,不可自己到藥店購藥或到沒有梅毒診治資質的私人診所治療。
七、梅毒是可以預防的,避免發生多性伴及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的預防措施。
遵守性道德、保持單一性伴侶、避免非婚性行為是預防梅毒的有效措施。
多性伴、男男性行為者應正確使用質量合格的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和傳播梅毒及其他性病的風險。
提倡婚前、產前檢查梅毒。孕婦盡早發現梅毒感染并及時治療,可預防胎兒先天梅毒的發生。
性交后沖洗生殖器、排尿、口服藥物等方法都不能預防梅毒。
八、預防控制梅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應廣泛而深入地開展宣傳教育,普及梅毒的防治知識,減少歧視,開展綜合干預,有效預防控制梅毒,促進社會和諧。
每個人都應該了解和掌握預防梅毒的基本知識,科學認識梅毒,避免不安全性行為,保護個人健康和家庭幸福,并將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他人。
梅毒患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家庭和社區應為他們營造一個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環境,鼓勵采取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配合治療,以早日康復。
